新疆机场集团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分公司飞行区管理部:导师带徒传匠心 薪火相传护平安 告别校园课堂的谆谆教诲,当新员工踏入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飞行区管理部监装监卸室,便迎来了职场中特殊的 “引路人”—— 监装监卸岗位上的老师傅们。他们以 “技艺传承” 为纽带,以 “匠心精神” 为内核,将数十年机坪保障沉淀的实操经验、排查隐患的 “独家诀窍”,连同对飞行安全的极致坚守、对岗位责任的厚重担当,手把手教学、心贴心传递。正是这份跨越课堂与机坪的 “匠心接力”,让民航人的安全信仰在岁月中薪火相传,持续守护每一趟航班的起落平安。 为帮助新员工快速褪去 “青涩”、成长为岗位能手,监装监卸室始终以 “实战需求” 为导向,结合机坪现场运行保障的动态变化,灵活调整培训方案,坚持 “装机理论 + 实景实操” 深度融合。在模拟考核环节,更是聚焦 “急难场景” 设置硬核考题:从舱位错装的紧急修正流程,到临时加货拉货的高效衔接技巧,再到活体动物逃逸的应急管控要点,全方位检验新员工的临场应变与问题处置能力。同时,团队在培训方式上不断创新突破,不搞 “形式主义”,始终围绕 “出实效、强技能”,重点打磨新员工在机下复杂环境中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素养。 每一位新员工入职后,都会与部门精心筛选的 “专属导师” 结对 —— 这些师傅均是业务能力顶尖、操作技能娴熟、责任心极强的岗位骨干,师徒双方签订 “导师带徒责任书”,清晰明确带教目标、责任与周期。在每日的航班保障中,新员工全程紧跟师傅穿梭于机坪:既要系统学习标准的装机卸机流程,将每一个操作规范刻进心里;更要细心观察师傅的实操判断逻辑,琢磨 “如何快速识别行李破损痕迹”“怎样精准核对航班与舱位信息”“何时预判装卸潜在风险”,师傅们的每一次示范、每一句提醒,都是最鲜活的 “现场教材”。更重要的是,师傅们以自身为标杆,真正践行 “带思想、带作风、带安全、带技能” 的带教理念,让新员工在耳濡目染中养成严谨细致、敬畏规章的工作习惯。 为确保 “导师带徒” 不走过场、安全保障不留漏洞,部门明确领导为 “老带新” 工作的实时跟进第一责任人,动态掌握每对师徒的带教进度与成效。通过定期抽查新员工的航班保障架次记录表,精准了解其实操频次与学习情况;组织阶段性学习总结会,集中梳理学习中遇到的难点、堵点,共同探讨解决方案;更会不定期前往机下一线,以 “突击检查” 的方式实地评估新员工的实操状态、技能掌握程度,全方位为 “匠心传承” 筑牢保障屏障。 在成长路上,新员工始终以 “敬畏生命、敬畏规章、敬畏职责” 为根本遵循。面对民航安全生产的新形势、新规范、新要求,他们以 “求知若渴” 的态度深耕民航安全生产法规、岗位操作流程等核心知识,把理论基础打牢夯实;以 “严于律己” 的准则将理论所学转化为规范的作业动作,在 “学中练、练中干、干中学” 的闭环中锤炼过硬本领。最终,全体新员工均顺利通过部门的严格考核,成功取得上岗资格证与危险品操作证,正式接过监装监卸岗位的 “接力棒”,成为机坪上守护行李安全的新生力量,为航班平安起落注入新的活力。(图文:王福伟) |
上一篇:一加与京东方推出史上最强东方屏 10 月 14 日正式发布
下一篇:没有了